English

给高雅艺术一张亲切的脸

2000-12-15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孙展 我有话说

高雅艺术如何走进大众的生活,这一直是艺术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以往,大型交响乐过于严肃;西方芭蕾舞剧情节难解。而今,今年高雅艺术出现的新鲜事物,让人们拍掌叫好的同时,也许能为高雅艺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不久前首次来中国的苏格兰BBC交响乐团,在音乐会结束时,因听众的热情加演而演奏的小段子,俏皮地演奏起了江南民间小调《紫竹调》。苏格兰BBC交响乐团把这首小调与北方小调《喜洋洋》串接起来,给以管弦乐队的配器,而且用打击乐模仿民族乐队的中国乐器音色,加上大型乐队的演奏,那种丰厚的旋律令听众兴奋。他们在上海音乐节演出这一段子时,使交响配乐加之民族风格的创作,引起纷纷议论,并被上海音乐界人士推为:“紫竹调现象”。令人遗憾的是苏格兰BBC交响乐团在北京演出时,并没有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虽然BBC交响乐团的加演也让在场的听众激动不已。可在BBC交响乐团一开始演奏勃拉姆斯的《学院节序曲》时,观众席上竟传出轻微的鼾声。这只是在演出时高雅音乐遭遇到尴尬的一种而已。像手机、BP响个不停曾让某位世界名家拒绝加演,而不合时宜的掌声、夸张的叫好都可以看出中国听众对高雅音乐特别是交响音乐的不甚了解。

让高雅音乐能被普通人接受、理解、喜爱,除了像BBC交响乐团这样把民间音乐改编成交响乐组曲。演奏群众其它熟知的乐曲,也是如今音乐会常常采用的题材。曾到北京演出的指挥大师埃瑞克·孔泽尔,就是当今世界最具盛名的通俗音乐指挥大师。他和中国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奥斯卡巨片音乐会”。从1977年他和辛辛那提通俗管弦乐团共同录制了数张以电影题材为主题的唱片精品。孔泽尔这位很懂电影的音乐家,利用自己的音乐把电影导演的意图传达给听众,形成自己的特色作品。孔泽尔除了曾将电影《星球大战》的音乐录制成唱片,还有2张电影音乐专辑,《美丽的好莱坞》和《大电影》。这些音碟成为电影配乐的经典之作,也把不登大雅之堂的商业电影提升了一个高度。“世界电影金曲交响音乐会”在今年“打开音乐之门———2000年音乐季”中,也是常演不衰的必备节目。

其它高雅艺术形式在今年也悄悄发生了变化。10月份,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上演。把原来的戏剧形式变为以音乐为主题,淡化剧情的新式结构,突出人物性格和音乐自身是该剧的一大特点。《江姐》是中国民族歌剧的经典之作,交响乐是音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这也许可以看作是民族歌剧的一次探索,交响音乐的小小的突破。在早些时候,中央芭蕾舞团上演中国版的《胡桃夹子》,也是把原汁原味的西方童话放到中国背景。圣诞夜变作年三十,克拉拉变成了中国少女圆圆,胡桃夹子大战老鼠兵团,成了胡桃夹子勇斗蝙蝠群。剧中角色变成扇子、陀螺、糖葫芦、风筝、金元宝、爆竹。只是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无法改变。把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加进自己的风格,是各个国家在演出时都会做的。尽管各国上演版本不同,但舞剧的基本结构是不会过多变更的。所以中芭的改进,应是变化最大的。中国版的《胡桃夹子》上演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如此一改,没有了芭蕾舞的异域情调;也有人称赞说,观众在民俗氛围中感受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这样活泼的形式,利于人们接受。

高雅艺术形式的改变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范畴。但是在一面继承西洋音乐同时,一面也要革新。这革新除了吸收西方现代艺术领域的新知识,也要发扬自己的民族性,让大家乐于接受,快一些接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